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> 政务公开 >> 领导言论 >> 详细内容

杨志:在中国共产党湘东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

[  发布者:湘东区信息中心  |  来源:  |  时间: 2016年08月29日  |     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解放思想    大干实干快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为打造“两地三区”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而努力奋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在中国共产党湘东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杨  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016年8月29日)

同志们:

    现在,我代表中共湘东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。
中国共产党湘东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,是在全区上下谋划“十三五”发展新篇章,再创湘东辉煌、重振湘东雄风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。这是新一轮湘东大发展的动员大会,这是新时期湘东大变样的誓师大会。
     一、过去五年,湘东在崛起路上迈出坚实步伐
第十次区党代会以来,在省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全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,把握新常态,抢抓新机遇,攻坚克难,锐意进取,总体实现了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,为“十三五”湘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    ——这五年,转型升级显成效。坚定不移落实以“两线布局”为核心的“一二三五”工作思路,重点推进了麻山生态新区建设工程、湘东产业园扩区建设工程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程“三大工程”和旅游开发建设。麻山生态新区建设工程完成新区概念性规划,陈家湾路、外环路、“萍水十景”等重点项目全面启动。湘东产业园扩区建设工程启动园区工业大道建设,可新增开发面积上万亩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程进展顺利,云程望族、红星时代广场等项目有序推进。旅游发展深入人心,干部群众热情高涨,对外影响日益提升。转型升级逐步显现效应,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1.2:67.3:21.5调优为9.6:60.2:30.2。2015年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5家,较2010年增加18家;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4.1亿元,是2010年的1.7倍;萍乡陶瓷产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、全省首批工业示范产业集群、省级产业园。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升温,包装创意、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加速发展,实现三产增加值53.8亿元,较2010年增加8.1亿元。
      ——这五年,城乡面貌换新颜。坚定不移致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、优化城乡环境、加强生态保护,城乡面貌大为改观。城乡一体化路网全面打通,城区形成“四横三纵两外环”格局,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624.3公里、县道升级改造58.8公里,客运网络连通工程建设58公里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,2015年,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279天,空气质量逐年好转;城镇化率达62.5%,比2010年增加8个百分点;保障性住房、城乡电网改造、防洪工程、云程公园等一批惠民便民工程相继完工;全面启动了城乡清洁工程,实施了封山育林,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,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63%提高到69.8%,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、国家级生态村1个。
    ——这五年,改革开放强后劲。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,统筹谋划,改革发展活力不断激发。完成了行政机构改革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、国有林场改革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、公务用车改革等多项改革任务;实施了部门零基综合预算、国库集中支付、“三资”管理、区乡财政上解调整等多项改革举措。以招商选资为重点,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工作,成功引进北京东方园林、金刚科技、美珑医药、中旭科技、九鼎牧业、岳峰高分子等重点产业项目;五年间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、外贸出口8亿美元,年均分别增长13.4%、25.2%。
     ——这五年,社会事业齐进步。坚定不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全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,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。教育发展指数挺进全省前5强,7名学子被北大、清华录取,湘东中学获评全省普通高中评估优秀等次。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,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与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100%。文化产业日益发展,湘东彩印包装基地被列为省级印刷包装基地。精准扶贫工程取得初步成效。科技、人口计生、体育、就业创业、社保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。
     ——这五年,平安稳定创佳绩。坚定不移推进法治湘东建设,全面完成“六五”普法目标任务。高危行业管理机制全面落实,全区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。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,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访制和包案制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。五年来,全区进京访、赴省访、到市访同比明显下降,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,没有发生群死群伤重大灾害性事故,没有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出区域性治安问题。全区公众安全感指数蝉联全省先进,连续三年获评“全省平安区”“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县区”“全省信访‘三无’县区”。
     ——这五年,党建水平有提升。坚定不移落实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要求,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。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全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及其队伍建设,基层基础更加坚实。广泛推进“党建+”工程,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。民主法治更加健全。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,充分保障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,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、作风改进。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同部署、同考核,切实推动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,狠抓“四风”整治,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。五年来,受理信访举报545件,立案266件295人,给予党纪处分225人次,给予政纪处分100人次,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。此外,党管武装坚强有力,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。宗教、党史、老干部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。
    五年来,湘东逆水行舟,迎难而上。2015年,完成生产总值178.5亿元,是2010年的1.7倍;完成财政总收入18.1亿元,比2010年翻一番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,是2010年的2.5倍;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.5亿元,是2010年的1.7倍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02元,是2010年的1.7倍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64元,是2010年的1.9倍,年均分别增长11.1%和14.1%。
五年来,湘东奋力拼搏,勇创佳绩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区排名实现较大幅度前移,2015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县区,跻身一类县区先进方阵;相继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(区)、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(区)、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(区)等国家级和多项省级荣誉称号。 
     五年来的成绩,是省、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历届区委辛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,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中共湘东区第十届委员会,向全区各级党组织、广大党员、人民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湘东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五年来的探索与实践,我们深切体会到:
湘东要再创辉煌、重振雄风,必须举思想解放之旗,破因循守旧之弊。只有思想解放,才有发展希望;只有思想的大解放,才能换来事业的大发展;只有敢闯敢试、突破藩篱,才能找到新方法、解决新问题,化危机为生机。
     湘东要再创辉煌、重振雄风,必须立勇争一流之志,破妄自菲薄之心。一时的落后不可怕,可怕的是习惯于落后、麻木于落后。要有不甘落后的勇气、知耻后勇的志气,奋起直追、誓争一流。
湘东要再创辉煌、重振雄风,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,破环境治理之难。坚持生态优先,提高准入门槛,共建共享生产发展、生活幸福、生态文明的绿色家园,让湘东的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人民更幸福。
     湘东要再创辉煌、重振雄风,必须谋惠民利民之事,破民生改善之困。发展为民,民生为本。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,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,兴为民之风,谋惠民之策,办利民之事。
湘东要再创辉煌、重振雄风,必须兴善谋实干之风,破飘浮懒散之习。湘东的发展等不起、慢不得,要拿出“拼命三郎”的工作作风,善谋实干、善始善终、善作善成,努力把湘东建设得更好、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。
     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,湘东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: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,资源环境约束趋紧,要素制约突出;工业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压力较大,靠大联强、抱团发展意识不强,精细化管理不够;产业集聚度不高,产业链条偏短,上规模、有较大税收贡献的项目少;改善民生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,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;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,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;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素质、能力和作风状况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,顶风违纪、消极腐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,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艰巨。等等。对此,我们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、坚决有力的措施,切实加以解决,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  
     二、今后五年,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是我们夙夜在公的追求
同志们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。我党成立以来所奋斗的一切,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谋幸福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: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
今后五年,我们要坚持把“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”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,作为我们夙夜在公的不懈追求,真正把人民的期盼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,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美好生活的生动现实。
今后五年,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、市委决策部署,以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,主抓项目、强攻工业,确保实现产业发展大变样、城乡环境大变样、生态文明大变样、民生保障大变样、干部作风大变样,为打造“两地三区”(工业陶瓷集聚地、生态旅游目的地、现代农业示范区、赣湘合作先行区、管党治党先进区),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而努力奋斗!
    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:到2020年,实现“两个确保”,即确保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,完成全区生产总值270亿元以上,年均增长不低于9%,完成财政总收入28亿元,年均增长9%;实现“五个更加”,即:产业更加兴旺、城乡更加靓丽、生态更加优良、作风更加扎实、人民更加幸福。
要实现上述目标:
    必须把握解放思想,大干实干快干的总体要求。这一总体要求是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,是发展的大势所趋,是群众的迫切期待。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贯彻执行,必须殚精竭虑不负期待。
解放思想,大干实干快干有着深刻的内涵。解放思想是先导,大干实干快干是关键。只有解放思想,大干实干快干,才能实现“大变样”。解放思想,就是要打破按部就班的思想,就是要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,就是要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。特别是要在资本运作、创先争优、项目建设等方面解放思想。大干实干快干是对干事创业的态度、力度和速度提出的严格要求。纵向比,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;横向比,我们还有不小差距。唯有大干实干快干,我们才能迎头赶上。大干、实干、快干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,是效率与速度的统一。不干不行,慢干也不行。我们必须直面困难,振奋精神,鼓舞士气,大干实干快干,干出新气象,干出新成绩,干出新风貌。
推动“大变样”,必须把握“两地三区”的目标定位。打造“两地三区”是湘东在新时期确立的新坐标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以“争先进位舍我其谁”的信心和决心,激发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豪情壮志,在推动“大变样”的征程中大显身手。
打造工业陶瓷集聚地是时代的抉择。工业陶瓷是湘东传统工业体系中最具基础、最具品牌、最具潜力、最具生命力的产业。湘东是中国工业陶瓷之都,在煤炭、水泥、焦化等产业随市场大背景逐步下滑甚至退出的时候,工业陶瓷历经四十多年风雨仍然具有强大的后劲与活力。湘东工业陶瓷从“村村点火”到“聚集发展”已经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岁月,凝聚了好几代湘东工业陶瓷人的心血。湘东是一座深深渗入了工业基因的城市,是一座身上流淌着工业血液的城市,湘东与工业陶瓷有割不断的情结。建设工业陶瓷集聚地就是要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,走“四集一转”之路,即“企业集中布局、产业集群发展、资源集中利用、功能集合构建,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”。只有建设工业陶瓷集聚地,才能拉长工业陶瓷产业链,形成资金、资本、资源的集中高效利用,破除“小、散、乱”带来的一系列问题,让工业陶瓷靠大联强、组团出海,才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,才能增强湘东的硬实力。
     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是群众的期待。湘东旅游资源丰富,基础好、潜力大。从自然景观看,南部六个乡镇数百平方公里,像一颗绿色的明珠;从人文历史上看,湘东历史悠久,人文积淀深厚;从社会共识看,民间资本对湘东旅游业的参与热情正在逐步升温,乡镇和村等基层组织对发展乡村旅游非常渴盼;从业界形势看,旅游业正从经济建设的边缘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。作为老工矿区的湘东,发展旅游业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。湘东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禀赋和基础条件,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
    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发展的要求。湘东农业基础好,生态环境好,产业特色鲜明。制种、油料种植、生猪养殖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,尤其是南繁制种称雄全国。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型,是大势所趋,形势所逼。农村要发展,农民要致富,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。只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,打造一批“规模型、科技型、生态型”的农业园区和基地,培育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才能使传统农业迸发活力。
    打造赣湘合作先行区是区域合作的需要。区域合作是地区间资源共享、经济互补、利益均沾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。2014年5月13日,在国家推动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,在江西和湖南区域合作政策的引导下,我市与株洲市率先签订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湘东与醴陵相邻,当仁不让是试验区建设的“先行者”。我们要按照“规划对接、交通互联、产业协作、服务共享、生态同护、政策共用”的思路,加快园区西扩步伐,努力推进赣湘边界合作产业园建设。坚持把园区共建和产业对接作为试验区规划建设的重点,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,利用试验区享有的发展自主权,依法依规在产业、土地、金融、财税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;支持园区企业共享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、长株潭“两型”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等优惠政策,打造赣湘产业合作园区政策高地。
    打造管党治党先进区是现实的选择。湘东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,湘东要发展,要实现大变样,必须发挥区委的领导核心作用。区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,必须坚持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,始终加强自身建设,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。什么时候管严了,湘东的发展就会蓬勃向上;什么时候放松了,湘东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。管党治党的措施如何,体现在制度方法上,看是否真管、严管;管党治党的成效如何,体现在干部作风上,看经济是否发展、社会是否进步。我们务必加强党的建设,坚持真管真严、敢管敢严、长管长严,实现湘东大变样。
    推动“大变样”,必须把握“主抓项目、强攻工业”的基本路径。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抓手,工业是湘东经济发展的生命线。大项目大发展,小项目小发展。近几年来,湘东跑项争资一直走在全市前列,充分体现了湘东干部的智慧和能力。要巩固这一优势,努力争取专项建设基金项目、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、PPP项目和PSL重点项目等。同时,我们看到,在推动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,湘东还要下大力气。落地的大项目少、接替的好项目少、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少是不容争辩的事实。今后一段时期,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项目上,要为项目引进牵线搭桥,为项目推进擂鼓助威,为项目建设服务到底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、督查考核机制,以目标为方向,以问题为导向,按照时间节点,确保重点项目天天有进展、月月有变化。加大招商选资力度。把好产业关、链条关、环保关、安全生产关。要充分把握市货运西站搬迁和汽车拆解资质下放等契机,千方百计盘活电厂、铝厂、萍钢、麻钢等国有和民营闲置土地,争取引进1-2个规模大、效益高、产业链长、带动力强的支柱性项目。主抓项目,重点抓工业项目,在强攻工业上不容置疑。工业是湘东发展之本、强区之基、富民之源,要旗帜鲜明地做大做强工业。要想方设法让湘东的工业挺起来、立起来、活起来、强起来。要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,在去产能的压力下,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,淘汰一批污染重的企业,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,既要盘活存量,更要引导增量;既要增加数量,更要提高质量;既要扩大规模,更要增强效益。
   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已经明确,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,凝聚力量,全面推进五大重点工作。
   (一)产业强,经济强,湘东强,要使湘东经济强在产业竞争力,强在创新驱动力,强在要素集聚力,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大变样
      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,产业发展是基础。产业越发展,财政越富足,就业越充分,百姓越幸福。
一是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。湘东过去的辉煌是工业的辉煌,湘东今天的落后是工业的落后。工业是湘东的优势所在、潜力所在、希望所在。着力推进产业平台建设。产业园区是湘东工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。要突出规划引领。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继续对接山东工陶院完成《湘东工业陶瓷中长期创新发展规划》。以园区西扩建设工程为平台,加快完成园区西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,致力打造规划标准高、建设规模大、产业定位鲜明、功能分区合理的生态型、规模型产业园区,确保“十三五”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。要加快平台拓展。以园区工业大道为中轴,尽快启动园区西扩20平方公里先行区建设,统筹推进现有建成区、西扩片区与下埠精细化工园、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湘东园对接融合。要坚持完善基础设施。加快园区工业污水管网建设、工业供水厂扩建和供水管网扩容改造,加快园区工业大道、工业南大道改造和延伸工程等主干道建设,推动形成以产业基地铁路专用线为轴心的物流集散地。加强天然气管道湘东支线建设。规划新建西区220KV变电站。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。湘东要建设工业强区,必须打破企业“单打独斗”的局面,必须走出一条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径。要注重培育工业陶瓷、包装、精细化工等产业龙头企业,靠大联强,积极引进央企、大型民企落户湘东,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,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群。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技术合作,形成高效运转的供、产、销协作配套,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。要继续巩固提升现有化工龙头企业,做强母体,引进相关产业项目,逐步做精做优做强精细化工产业。要着力促进产业链延伸发展。依托龙头企业推动关联产业项目集中布局、集群发展,从上下游配套产业寻找突围空间,加快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形成连接紧密、相互补充、合作共赢的产业集群体系。要健全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机制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。加强产学研用对接,变单纯的招商引资为引资、引智、引技相结合。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对接。重点推进中材集团、山东工陶院与本地陶瓷企业对接,金刚科技与佛山陶研所对接,佛山陶研所总部经济转移承接等工作。要大力培养、引进和使用高端人才,进一步推动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协同发展,切实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。要制定培育和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的相关扶持政策,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。着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。突出品牌建设,全力打造全国工业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。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,选准市场定位,支持企业重视产品质量,创造知名品牌,积极参加省长、市长质量奖评选。引导和支持本土骨干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,力争到2020年培育2-3家企业成功挂牌,形成6-8家年纳税超1000万元的规模企业梯队。要注重企业文化培育,引导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。着力推进环境优化建设。要全力落实省降成本、优环境“80条”等对企业的利好政策,重点破解企业办证难、融资难等问题。要建立投资项目预审制,强力推进联审联批制,减少审批环节,缩短审批时间。要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,加强政银企对接,建立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。充分发挥湘东产业发展基金作用,探索创新企业发展基金,整合融资平台工具,通过“财园信贷通”等融资模式,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题。要带头讲诚信,做到言必行、行必果。保持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的高压态势,做到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,进一步营造亲商、安商、富商的发展氛围。
    二是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兴农富民的主抓手。湘东要美农村必须美,湘东要富农民必须富。要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全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,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突出发展生态农业。充分利用我区已认证为全国绿色原料(水稻、油菜)生产基地的优势,大力发展绿色水稻、油菜种植,打造绿色粮油品牌,以“赣西两头乌”为重点打造全省绿色生猪品牌。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示范,大力推广“猪—沼—果(菜)”等循环农业模式,减少农业面源污染。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,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。加大“三品一标”认证力度,力争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认证10个以上。突出发展设施农业。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。以建设标准制种基地、标准菜园、标准果园为重点,加快发展工厂化育秧、育苗,大力推广水稻、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,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,确保到2020年,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%。突出发展智慧农业。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现代农业”行动,扩大为农信息服务渠道。加快湘东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和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,确保村级益农信息社覆盖80%的行政村。采取政府出资引导、鼓励企业投入的方式,切实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,打造智慧粮田、智慧菜园、智慧果园等示范工程。突出发展休闲农业。加快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互动,以湘东现代农业示范园、腊市锦旺农业生态园、东桥万亩油菜基地和排上万亩油茶基地等为重点,着力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、采摘、农事体验、游乐、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点,力争打造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5家以上,努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。
    三是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。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,是提升湘东形象的必然要求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。通过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项目带动,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湘东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。要以“一带一园两山两水”为重点,打造赣湘边际一流的生态旅游大区、户外运动天堂和宗教文化旅游胜地。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,紧扣“生态为本,文化为魂”的主题,围绕山水人文做文章,打造以麻山为龙头的农业休闲板块,以东桥、广寒、白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板块和以荷尧为重点的宗教文化旅游板块。要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奖励和扶持政策,整合资金,进一步完善我区的旅游基础设施,健全旅游服务设施。要注重文化建设,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,深入挖掘蚩尤文化、民间绘画、皮影戏、花锣鼓、傩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和乡村特色文化,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。力争用3-5年时间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,建设2个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5个省级4A级乡村旅游点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信息技术为支撑,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,尽快提升我区物流业档次和水平。充分发挥姚家洲火车站和湘东产业园铁路专用线等交通网络的作用,合理布局物流聚散地。努力培育壮大物流企业。优化供应链管理,提升物流企业运营质量,鼓励传统仓储、运输、快递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设施改造力度。推进物流业与工业、商贸业、金融业等互动融合发展。到2020年,培育3A级物流企业10家以上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。要加大扶持力度,把电子商务作为激发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热情的重要工作来抓,确保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市前列。加快农产品、旅游商品、印刷包装等产品的交易平台建设。全力打造以电商大厦为核心的电商园区,完善配套服务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,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商人才。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。建设覆盖全区的金融保险普惠服务体系,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。大力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湘东的发展,推动金融机构优化网点服务功能。加快建立多形式经营、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。加强与各商业银行的合作,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对项目的扶持作用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。坚持走社会化养老发展道路,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,以麓林湖养生公馆为龙头,构建和完善经济供养、生活照料、精神慰藉、医疗护理等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把养老服务业打造成麻山生态新区的品牌特色产业。
    四是坚持把三次产业互动融合作为引领发展的新方向。推进“一二三”产业融合发展,有利于延伸产业链、拓宽发展空间、增强要素支撑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,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重点,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。要制定专项发展规划,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优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向。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、经营组织形式、利益链接机制,切实提高生产、加工、服务等全产业链效益,将产业深度融合贯穿于湘东转型发展的全过程。推进“农业+”“工业+”“互联网+”等融合发展。发展以观光、休闲、度假、养生等为主题的旅游业,发展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业基地,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
   (二)环境美,城乡美,湘东美,要使湘东大地美在创建常态化,美在文明全民化,美在城乡一体化,全力推动城乡环境大变样
      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,城乡环境是重点。美化城乡环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,是民心所向,是大势所趋。
     一是大力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。坚持“创建靠人民,创建为人民,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,创建成效由人民检验”,切实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。要加强创建硬件设施建设。坚持向建设要品位、要功能、要空间,继续抢抓城区改造政策机遇,推动城市品位提升、功能完善、空间拓展,确保实现城区扩容提质。以城区主干道为重点,完成沥青路面铺设,完善亮化、美化、绿化工程。加大对步行道、路灯、雨污分流、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。推动图书馆、博物馆、体育馆等综合场馆建设,以及云程公园二期和群众休闲场所建设。把“三治”(治超、治限、治尘)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抓好、抓实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城市管理,积极推动城管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。发动群众参与创建。加强全方位、多视角宣传,进一步提升群众创建知晓率和支持率。实施文明创建进课堂、进社区、进家庭、进机关、进农村、进公共场所,开展丰富多样的创建活动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不断增强群众创建意识和积极参与的主动性,引导广大群众说文明话、做文明人、办文明事,自觉投身创建工作。深入推进“大街小巷”和“门前三包”等工作,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覆盖、不留死角。
     二是大力推进清洁工程建设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加强农村垃圾专项治理,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,是一项群众既在盼又会评的工作,必须一以贯之地抓下去,抓出变化、抓出成效。形成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。建立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公共财政扶持、专业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推进体制,明确责任主体,形成区、乡(镇)、村三级联动、分级负责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。坚持“标本兼治、重在治本”。开展好“干净湘东”行动计划,强力推进 “四清五治一整洁”(清水、清路、清房、清场;治乱搭乱建,治乱停乱放,治乱贴乱画,治乱扔乱挂,治乱倒乱排放;家庭卫生整洁)专项整治,确保实现“三见三不见”(户见垃圾桶,村见清运车,路见清洁工;不见陈年存量垃圾,不见建筑垃圾,不见白色垃圾)工作目标。同时,注重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,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
    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。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、提升乡镇和农村环境卫生质量,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加强环卫管理体系建设。建立区乡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,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,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。在全区所有乡(镇、街)设置环卫机构,做到组织、人员、办公地点、经费、制度、设施“六落实”。加强垃圾处理体系建设。建立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(镇)转运、区处理”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集、转运处理体系,形成环卫管理、垃圾清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。加强考核督查机制建设。要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,分解落实工作任务,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,严格奖惩措施。充分发挥各级组织、舆论监督、群众监督的作用,使督查呈现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局面。
     四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坚持先“规划”后“建设”,先“洗脸”后“化妆”,先“盆景”后“风景”,加快构建点上出彩、线上美丽、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。强化镇村联动。加快推进村镇规划编制,确保实现全覆盖。继续以“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”为抓手,加强资源整合,强化特色培育,集中连片一批中心镇、重点村,确保到2020年全区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12个以上。坚持高位推动,确保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,同时兼顾抓好一般村点新农村建设。发展一村一品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,继续培育以“一村一品”为重点的富民产业,大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,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,确保80%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实现“一村一品”。
   (三)生态兴,文明兴,湘东兴,要使湘东文明兴在青山绿水中,兴在绿色崛起中,兴在持续发展中,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大变样
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,生态文明是核心。南怀瑾先生说:“三千年读史,不外功名利禄;九万里悟道,终归诗酒田园。”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,我们一定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让老百姓过上回归自然、享受自然的美好生活。
    一是打造生态文明标杆。坚持把麻山生态新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强力推进,努力将其建设成为萍城生态后花园、江南特色旅游小镇。抓规划落实。结合海绵城市和生态文明要求,进一步高品位、高起点优化新区建设总体规划,加快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设计进程,确保从总体到局部始终规划引领、有章可循,确保到2018年一期主体功能区全面建成。抓项目进度。全力推进新区规划范围内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确保到2017年,基本形成湘东城区—麻山新区—萍乡城区“半小时”经济服务圈。加快推进“萍水十景”建设,力争到2020年完成新区范围内80%以上景点打造,实现“车在景中行、人在画中游”的美好愿景和高端体验。抓产业培育。要在科学规划引领下主攻现代服务业,一方面继续加快既有项目的建设,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一批旅游休闲、文化创意、养生养老、金融保险项目落户麻山,确保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旅游休闲、养生养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。
    二是把握生态文明核心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建设湘东、造福人民的全过程,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,让青山常在,绿水长流。努力培育生态文化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,树立生态文明理念,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全民自觉行为。严格把好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的环保关,落实环保前置审批,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污染物排放,决不让严重污染项目落户湘东,决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繁荣。努力加强生态治理。加大企业节能减排力度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深入推进“净空、净水、净土”行动,建设天蓝、水净、地绿的美好家园。“净空”重点要加大道路扬尘治理力度,落实重点行业脱尘消污举措;“净水”重点要推进城镇污水、农村污水、工业污水的收集处理,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重点河流水污染防治,尽快让湘东人民喝上安全放心水;“净土”重点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治理,积极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矿山治理修复,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执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。努力加快生态建设。主动对接融入全市海绵城市建设,着力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。加强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。继续实施封山育林,加快沪昆高速、高铁等交通主干线两侧造林绿化建设。
    三是守住生态文明底线。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发展考核体系,将资源消耗、环境损害、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状况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,加快建立充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、奖惩机制,使生态文明精神贯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。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,坚决杜绝 “新官不理旧账”“吃子孙饭”等罔顾生态文明的恶劣行为。
    (四)保障稳,社会稳,湘东稳,要使湘东人民少有所学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安有所保,全力推动民生保障大变样
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,民生保障是关键。要切实改善民生设施,让老百姓感受到平安幸福;要坚决抓好安全稳定,让老百姓体会到公平正义。
    一是推进民生设施建设。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要重点推进“三院一校一场一路”,即保育院 (幼儿园)、卫生院、敬老院、学校、农贸市场和道路建设。全面实施幼儿园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,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、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,以湘东中学、湘东职业中专为重点,积极培育省级教育品牌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。加快启动和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,健全完善新型城乡医疗服务体系,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完善公办养老,尽快建成多形式、全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,确保到2020年区域内敬老院全部达到三星级标准,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区全覆盖。把农贸市场建设作为公益性的民生工程来抓,合理规划布局,加大政府投入,规范市场建设管理,消除马路市场。全力推进320国道北移、省道S533、沪昆高速连接线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。启动湘东汽车客运站搬迁,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,打造舒适通畅的客运环境。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网络,“十三五”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877公里,实现区域内50%县道达三级公路以上标准,60%以上乡村道路实现“白改黑”。
    二是完善民生保障体系。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,确保全面完成省、市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任务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确保2017年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各项任务。健全政府引导、社会共建相结合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,努力让每一个劳动者在湘东都能充分就业、公平就业、稳定就业;鼓励自主创业,健全要素齐全、功能完善的创业服务平台,营造良好创业环境。突出应保尽保、提质提标,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,加快完善城乡统一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,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“新农合”整合工作,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。健全低保标准和低保补助水平动态调整机制,完善覆盖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。不断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,将零散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加快实施。
     三是维护安全稳定大局。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。深入开展平安湘东建设,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,探索建立用群众组织管理群众的新模式;完善矛盾纠纷调处、群众权益保障机制,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、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、根本性、基础性问题,集中开展征地拆迁、环境污染、权属纠纷等突出信访问题排查和化解;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,确保各类非法活动防得住、控得严、打得狠,确保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。深入推进法治湘东建设,实施“七五”普法,提升全民法治观念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“党政同责”和“一岗双责”,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,确保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。加快完善公共安全体系,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,确保食品药品安全。
  (五)党风正,政风正,湘东正,要使湘东干部树立务实新形象、激发干事新活力、展现发展新作为,全力推动干部作风大变样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,干部作风是保障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,对党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。我们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,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正能量。
     一是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。“天下至德,莫大于忠”。忠诚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,是我们党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,坚定理想信念,保持清醒头脑,做政治上的明白人。对党忠诚,就要热爱湘东,立足岗位,恪尽职守;对党忠诚,就要不等不靠,拿起就干,甘于奉献;对党忠诚,就要在困难面前敢于亮剑,迎难而上,排难而进;对党忠诚,就是在成绩面前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登高望远。要不忘初心,坚定信心,下定决心,以舍我其谁、锲而不舍的精神,在大变样的决战中奋勇拼杀;要以遇水架桥、逢山开路的精神在大变样的决战中夺取胜利。
     二是打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。“苟利国家生死以、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敢于担当,善于担当,堪当重任。区委坚决为敢闯敢试、无私无畏者撑腰,坚决推行“三度一绩”的用人导向,以工作的态度、力度、速度和业绩来衡量干部、考核干部。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、妇女干部、党外干部力度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,领着干,抢着干。当干事创业的领头人。要深入基层接地气,勤勉敬业,恪尽职守,主动作为,善谋勇为。做攻坚破难的开路人。党员干部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,要敢于披荆斩棘,敢于涉险滩、爬高山。要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锻炼和考验干部,对勇往直前、吃苦在前、成绩靠前的开拓型干部,一定要培养使用在前、提拔重用在前。当服务群众的贴心人。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。要大力推行群众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,使民情反映有快递渠道,解决群众诉求有快速通道。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,多下啃硬骨头的苦功夫,把群众当作家人,甘当群众排忧解难的顶梁柱,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    三是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。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”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。坚持“固本强基促提升,旗帜引领大变样”的工作思路,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,心无旁骛、理直气壮抓党建。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引领作用。通过推介先进典型,以点带面,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、出亮点。要树立1-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正面典型,让湘东经验和湘东人物走出萍乡,在全省耳熟能详。牢固树立“党建+”思维,构建以党建为引领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,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、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。全面推行基层党支部“旬会”制度,对党员参加“旬会”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评分,着力解决基层党员“存在感”不强、教育不经常的问题。探索实施“红色堡垒”工程,将支部建在项目上,实行重点项目推进成果与绩效考评、评优评先、效能督查、干部任用“四联动”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“一线指挥部”“攻坚团”的重大作用。要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,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思、所想、所盼。要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,着力培养优秀大学生、致富能手,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。要创新工作方法,全面加强农村、社区、学校、“两新组织”等基层党组织建设,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本领。
    四是锤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。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各级党员干部要树立务实、高效、担当、民本、赶超意识。要从区四套班子成员做起,以上率下,持之以恒地抓作风建设。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都是操盘手,都要捋起袖子干,而不是甩开双手看。要以坐不住、等不起、慢不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大干实干快干,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抓落实,以枕戈待旦和马不卸鞍的状态抓落实。要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制度。打破多做少做一个样,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,打通干部能上能下通道,建立城乡干部交流机制,出台绩效薪酬管理办法,荡涤机关庸懒涣散的风气。要让全区的干部肩上都有担子、有压力,让南郭先生难混日子。要建立工作督查倒逼机制。大变样体现在方方面面,但可以都体现在项目上。在重点项目的推进上,认准了,敲定了,就要雷厉风行去抓,列出时间表,立下军令状,不以“尽力”“尽量”来含糊其辞。
    五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“公生明,廉生威。”政治生态是党风、政风、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。要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、抓起来、严起来,始终挺在最前面,尤其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,确保政令畅通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,尤其是党委书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。要把落实“两个责任”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,将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,统一领导、直接主抓、全面落实;积极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,以“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”的态度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紧抓不放、利剑高悬,以反腐败的高压态势,强化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氛围,营造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。要坚持标本兼治,完善党内政治生活、党内监督等各方面制度,以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,压缩消极腐败现象生存空间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尊崇党章,认真学习贯彻执行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,强化廉洁从政的观念,明白界线和规则,筑牢防线,守住底线,不越红线,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。
    同志们,完成新的目标任务,需要群策群力,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奋斗。要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,实施有效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,更好地发挥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要积极支持政协组织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职能,增进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。要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,聚焦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重点的统战工作。要不断加强党管武装工作,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。要切实加强党对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,增强政治性、先进性和群众性,形成众志成城、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。
    同志们,“志行万里者,不中道而辍足。”实现五个“大变样”,由实干担当而来;人民过得更好,靠戮力同心铸就。让我们在省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,解放思想,大干实干快干,攻坚破难,奋勇争先,实现“五个大变样”,为打造“两地三区”,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而努力奋斗!



相关名词解释
        1.三品一标: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        2.三度一绩:工作的态度、力度、速度、业绩。
        3. PSL(抵押补充贷款):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家开发银行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长期稳定、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(利率为基准利率下降15%),重点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、农村公路修建、棚户区改造等项目。
        4.专项建设基金(国家专项债劵建设基金):主要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、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;投资方向包括异地扶贫搬迁等三农建设、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、民生改善等建设工程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转型升级项目;投资回收期限为10-20年,项目由国开行和农发行在发改委提交的项目清单中进行筛选,一般为开工条件成熟、预期收益适当的项目。
        5.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:每年底各地通过各级发改系统分级上报的投资项目,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后,列入下一年投资计划内的项目,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投资概算,在国家每年投资预算总盘子内逐一分配项目。
        6.PPP(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):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,提高供给效率,通过特许经营、购买服务、股权合作等方式,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的关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共湘东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秘书处           2016年8月


  图片